栏目导航
相关产品
金正恩指出朝鲜真实的敌人美国和韩国都不符合!
来源:火狐体育登录 发布时间:2025-04-19 18:15:26
2021年,朝鲜的领导人金正恩站在平壤的讲台上,面对着聚光灯和全球摄像头,宣布了一番有目共睹的说话。
当他开口说出“朝鲜真实的敌人不是美国,也不是韩国,而是战役自身”时,整个会场的气氛瞬间凝结。
终究,几十年来,朝鲜的宣扬机器一直在不断强化对美国和韩国的敌视,把他们描绘成一切问题的本源。
他口中的“战役自身”,终究代表了什么?是否意味着朝鲜正在悄然为未来铺路,计划走出一条不同于曩昔的路途?
2021年10月11日,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站上了“自卫-2021”国防博览会的讲台,这场活动在平壤拉开序幕,现场气氛适当盛大。
博览会的场所安置得很有气势,朝鲜最新研制的兵器装备规整摆放,最有目共睹的当属那枚新式弹道洲际导弹,体型巨大,漆成军绿色,静静地立在展台中心,周围还有技能参数的展现牌,鳞次栉比写满了数字和术语。
其他展品也不含糊,从高精度的长途火箭炮到反坦克导弹,一应俱全,展厅里还循环播映着兵器测验的视频,轰鸣声不时传出,震得地板轻轻发颤。
这次展会摆明晰便是要对外界秀一把肌肉,告知全世界,朝鲜的军事实力不可以小看,尤其是那些一直在盯着朝鲜的国家,别认为能容易拿捏。
就在一切人都认为这场活动会照着老套路走下去——夸耀武力、喊几句硬话完事的时分,金正恩的讲演却来了个急转弯。
说话一开端,他先是按例说了几句关于国防重要性的话,口气平稳,语速不紧不慢。
接着,他话锋一转,说到美国和韩国这两个姓名时,现场的摄像机镜头显着聚焦了一下,记录下这个要害瞬间。
几十年来,朝鲜的宣扬机器一直把这两个国家塑造成死对头,从官方报纸到街头标语,简直无处不在地着重“帝国主义要挟”。
可这次,金正恩却没顺着老路子走,他停顿了一下,然后抛出一句重磅的话:朝鲜真实的敌人不是美国,也不是韩国,而是“战役自身”。
外面的记者群里却传来了细微的骚乱,有人赶忙垂头翻笔记本,承认自己没听错。金正恩接着往下说,动静仍然沉稳,带着点不容置疑的滋味。他解释道,朝鲜有必要要把国防力量搞上去,这事儿没得商议,但意图不是要跟谁硬碰硬,更不是为了寻衅韩国或许美国。
2021年的国际局势正紧绷着,美国那一段时间没少对朝鲜放狠话,制裁加码不说,还时不时在韩国邻近搞军演,派航母和战机在半岛邻近晃悠,摆出一副随时能动手的姿势。
就在这种互不相让的节骨眼上,金正恩却挑选在自家的大舞台上,把敌人的界说从详细的国家挪到了笼统的“战役”上。
这番话经过朝鲜中心通讯社传出去后,很快被外媒摘抄,标题一个比一个抓眼球,有的直接写“金正恩改口”,有的爽性问“朝鲜这是要变天了?”。
上世纪50年代,朝鲜战役的硝烟刚散去,整个国家满目疮痍,破损的修建和烧焦的地步随处可见。
那时分,美国拉着西方阵营对朝鲜甩出了封闭大招,禁运物资、堵截交易,摆明晰要把朝鲜摁在地上。
可那会儿的朝鲜还真不是现在这副疲态,街上尽管不至于灯火通明,但工厂的机器霹雷作响,田里庄稼长得也不赖,人均GDP硬是比其时一大堆国家高出一截。
原因不杂乱,苏联站了出来,把朝鲜当成了一块对立美国的硬核跳板,简直是下了血本帮助。
苏联的帮助那叫一个大手笔,工业上直接给朝鲜运来了成套的设备,钢厂、化工厂一栋栋盖起来,平壤城外烟囱冒着黑烟,铁轨上火车拉着煤炭和矿石跑个不断。
农业也没落下,拖拉机、化肥一批批送过来,朝鲜的农人头一回用上了机械,粮食产量蹭蹭往上涨。
基建更是搞得如火如荼,苏联的工程队带着图纸和技能员跑来帮助筑路架桥,平壤街头乃至多了几栋看着挺气度的水泥楼。
那时分的朝鲜就像是被苏联揣在兜里养着,经济数据亮眼得很,街上还能看到穿戎衣的苏联参谋和朝鲜工人一块儿干活,热热闹闹的场景随处可见。
整个50年代到80年代,朝鲜靠着这股春风,日子过得比亚洲不少地方都强,乃至偶然还能出口点工业品换外汇。
音讯传来的时分,平壤的工厂还在转,可没过多久,苏联的货轮不再泊岸,油罐车不再开过来,机器缺了零件渐渐停摆。
没了外部输血,朝鲜的经济像是被抽了筋,工业产值直线下滑,田里的拖拉机没油动不了,粮食产量也跟着跳水。
整个国家像是被按了暂停键,工厂大门上锈,城市里的灯火暗了不少,连平壤的骨干道上都少了往日的车流。
政府一看这姿势,只能咬牙硬撑,把能用的钱都掏出来砸进国防,导弹基地一个接一个建起来,发射架上架着簇新的火箭,试射时霹雷一动静,震得山沟回音不断。
这招在军事上的确混出了名堂,朝鲜的导弹越造越远,射程数据一发布,四周的国家都得衡量衡量。
平壤城外的军事设施里,穿戴绿戎衣的战士忙着调试设备,科研人员围着图纸忙活,电视里时不时播出试射成功的画面,导弹拖着白烟冲上天,落在海里的镜头被重复播映。
巅峰时期,家家户户还能凑合着吃饱,街头小摊贩还能卖点炒年糕和腌菜;可到了90年代末,口粮配给渐渐的变少,乡村的土路上瘦得皮包骨的牛车晃悠着,城市里排队领救济粮的部队拖得老长。
工厂罢工后,工人只能回家种点自家地,电也不稳定,晚上灯火一闪一闪,能亮到深夜就算不错。
金正恩上台后,朝鲜的路子好像不像曾经那么硬邦邦了,渐渐透出点变通的意思。
2021年那场讲演就像个风向标,他说了“战役自身是敌人”之后,接下来的几年动作越来越真实。
核问题尽管仍是老论题,外边盯着不放,可他没把一切心思都搁在导弹上,民生这块儿也开端抓得挺紧。
比方平壤的未来科学家大街项目,自始至终折腾了好几年,修建计划改了整整590屡次,光是规划图纸就摞起来能有一人高。
开始定下的结构是给科研人员盖宿舍楼,后来又加了配套的幼儿园和商铺,细节改了又改,连窗户朝向都得从头算一遍,保证采光够用。
拂晓大街的建造更夸大,规划调整跑到了1390屡次,从路灯间隔到排水管粗细,每一处都得敲定才行,工地上堆满了画满红线的图纸,记录着每次改动的痕迹。
到了2024年4月,朝中社放出音讯,和盛区域第一批1万套住所的事儿算是尘埃落定,阳台的视点得调到不让雨水倒灌,管道布局得从头排布,保证冬季供暖不出差错,乃至连每栋楼之间的间隔都得准确丈量,保证不挡住阳光。
这些活儿听着挺琐碎,金正恩却没少下功夫,常常跑去工地看进展,翻着厚厚的规划稿一件件干预。
住所楼盖好后,第一批入住的不少是普通工人家庭,房子尽管简略,但水电暖完全,比起曾经挤在老旧平房里,条件强了不少。
这几年下来,平壤街头多了几片新楼区,尽管跟发达国家比还差得远,但对比曩昔,最少让老百姓看到点盼头。
2024年6月19日,他在平壤签下了《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公约》,这事儿干得挺高调,签字那天朝中社发了长篇报导,标题里“全面战略”四个字加粗标红。
这份文件不光是表面上的军事挂钩,里头还塞了不少实打实的东西,比方动力协作和基建帮助。
俄罗斯答应给朝鲜供油,第一批几万吨柴油现已经过管道运过来,缓解了朝鲜工厂和拖拉机缺油的困境。
基建帮助也开了头,俄罗斯派了工程队帮着补葺图们江边境的公路,运来的水泥和钢筋堆满了工地,施工车霹雷隆跑了好几个月。
火车从朝鲜这边晃晃悠悠开曩昔,桥墩子上还藏着几十年前苏联修桥时间的符号,车厢里装满了预备谈协作的材料。
到了俄罗斯,他跟普京碰了面,聊了整整三天,签下的协议里除了动力和基建,还说到了粮食帮助,俄罗斯许诺每年多运几十万吨小麦过来,解了朝鲜口粮紧巴巴的当务之急。
这位老专家头发斑白,手里捏着一叠技能陈述,金正恩翻着文件,直接问起怎样把核能用到民生上。
洪承武讲了半小时,从反应堆发电到供热的技能细节都捋了一遍,最终定下的方针是建一座小型核电站,先给平壤周边供点电。
朝俄这条线拉得紧实,动力和粮食有了着落,金正恩算盘打得挺远,想借这股春风喘口气。
参考材料:[1]牛林杰,崔明旭.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对内政策的调整及作用剖析[J].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,2019(3):104-110